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八二迫击炮连炮手唐章洪是志愿军首位“单炮游动”歼敌百名的神炮手。上甘岭战役中,他日夜配合步兵坚守阵地,保护坑道,掩护反击,操炮先后歼敌400余人。
“小角色”成为志愿军装备最多的火炮
在整个火炮大家族中,迫击炮与高大威猛的火箭炮、榴弹炮、加农炮、高射炮等相比,“个头”要小得多。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“小角色”,深受各国军队青睐。
由于造价低廉、体积小、重量轻、结构简单,加上操作方便、弹道弯曲,迫击炮被世界各国军队广泛使用。尤其是在山地战和堑壕战中,它是配合步兵小单位(连、排、班)作战、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压制兵器,特别适合用来对付遮蔽物后或反斜面上的目标。因此,在多为山地作战的抗美援朝战场上,迫击炮的作用尤为明显,是志愿军装备最多的火炮。
迫击炮一般由炮身、炮架、座钣及瞄准具4大部分组成。炮身长一般在1-1.5米之间;炮架多为两脚架,可根据目标位置调节高低和方向,携行时可折叠;座钣为承受后坐力的主要部件,同时与两脚架一起共同起到支撑迫击炮体的作用;瞄准具多为光学瞄准镜,刻有方向分划和高低分划。
世界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诞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,发明者是俄国炮兵大尉列昂尼德·尼古拉耶维奇·戈比亚托。当时日军挖掘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,俄军难以用一般火炮和机枪杀伤日军。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47毫米海军臼炮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,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,有效杀伤堑壕内的日军,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。
这门炮使用长型迫击炮弹,全弹质量11.5千克,射程为50-400米,射角为45°-65°。这门在战场上应急诞生的火炮,当时被叫作 “雷击炮”,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击炮。
军事博物馆收藏的这型八二迫击炮,全称为20式82毫米迫击炮。该型炮以法国布朗德1930式81毫米迫击炮为基准和参照,由南京金陵兵工厂于1931年仿制而成。该炮初速每秒196米,射速最大可达每分钟20发,最大射程2850米,具有操作简便、机动性强等特点。